scp基金會為什么沒了
1.貧富導致了教育的不公。
2. 基金會也不是想資助誰就資助誰。
3. 九年義務教育是絕大部分地區完全執行了。
4. 可能是沒能力執行。
基金會(慈善基金會,foundation),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
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發展歷史
基金會取得成熟發展最早是在美國。
美國基金會在20世紀后開始蓬勃發展。1900年的卡耐基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是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會中比較知名的兩家。1936年成立的福特基金會,由福特家族資助,擁有數十億美元,項目遍布全球,影響范圍很廣。2000年,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根據美國基金會中心的統計,在160萬慈善組織當中有9萬個可以認為是基金會。其中年度總的捐款,2011年是有3058億美金,其中72%是來自個人的捐款,還有一些小額信貸的形式。這里面有8%是來自于人過世時遺產的捐贈,多數是給到教會組織。有接近20%的捐款是從基金會和企業基金會來的。
1981年,我國第一家基金會成立。之后,隨著社會發展和政府政策的變化,我國基金會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國基金會行業發展經過了下面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1-1987年,處于起步階段?;饡洑v了從無到有的過程,關于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尚無相關法規。
第二階段:1988-1996年,處于三重監管階段。198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出臺,確立了三重監管制度,嚴格限制基金會發展。
第三階段:1997-2003年,處于清理、整頓階段。199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聯合下發《關于加強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工作的通知》,開始對基金會進行清理、整頓,基金會發展處于停頓狀態。
第四階段:2004年至今,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條例明確規范了基金會內部治理、財務會計制度和善款使用等內容?;饡l展速度加快,社會影響力進一步提升。近幾年的政策變化進一步促進了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全國很多省份下放基金會登記管理權限,在市縣級民政部門就可以注冊非公募基金會。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明確規定要進一步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中國基金會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存在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基金會的發展現狀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8日,中國共有基金會4115家,其中公募基金會1476家,非公募基金會2639家。自2010年非公募基金會數量超過公募基金會之后,非公募基金會的數量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很快。非公募基金會數量增長迅速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政策推動,《基金會管理條例》明確了非公募基金會的地位和基本運作規則,近幾年非公募基金會登記管理權限下放進一步促進了非公募基金會的數量增長;2008年之后社會對慈善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關注;2008年1月1日起《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提高了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免稅比例等。
從數量與分布概況看,基金會發展顯現出以下趨勢:
1. 基金會數量自2004年以來保持20%左右的增長率;
2. 活動領域發展趨勢:一枝獨秀、整體多樣;
3. 7個省市基金會數量占據全國總數的61%。
從地域分布上看,基金會數量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分布著較多的基金會。截止2013年底,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內蒙古、湖南省是基金會最多的10個省份。 在美國,基金會經過上百年的發展,關注的范圍日益擴展,除了關注傳統的扶貧、教育、環境、醫療、公共事業等領域外,還擴展到全球發展、精神、個人潛質發掘等方面。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捐贈范圍為全球發展、健康、教育。E-bay創始人奧米迪亞夫婦的基金會則是積極支持個人潛質發掘。懷特基金會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古代研究、藝術、人文科學上。
截止2013年底,我國基金會的活動領域大多集中在教育以及傳統的救災濟貧、扶弱助殘、醫療救助、文化等方面,而致力于推動藝術、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區發展、及公益支持等更為廣闊的社會公共領域內的基金會則比較少。也有一些新成立的基金會已經更多地關注新興領域,包括國防建設、傳媒、地質科學等方面,包括:云南三益文化國防基金會、環球公益基金會、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等。 2011年,中國公益慈善界經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多事之秋,先是郭美美網絡炫富的行為引發了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接著,中華慈善總會發票事件、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中非希望工程、河南宋慶齡基金會的投資放貸,又相繼遭到輿論的質疑和抨擊。在“一人生病,全家吃藥”的公益界,不斷涌現的慈善丑聞使得整個公益行業的公信力都受到影響。
正如當年的希望工程創始人、如今的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所言,由郭美美引發的“官辦”慈善公信力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顯現:“盡管四個機構涉及的麻煩和背景、原因、性質各不相同,但社會對這些事件的質疑和責問,不論是專業還是外行,理性還是不理性,無不指向‘官辦’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表達了對‘官辦’慈善機構的不信任。這個亂局的出現看似偶然實屬必然,歸根到底是官民不分的慈善體制惹的禍?!?br />2012年8月29日,中基透明指數(簡稱FTI)在北京發布。中基透明指數,即中國公益基金會透明指數。這是一套有關基金會透明標準的評價系統,其評價指標包括基金會的基本信息、財務信息、項目信息、捐贈信息等共60個,并以基金會信息披露的渠道和完整度等作為參數,以排行榜單為呈現形式。排行榜將按照基金會最新透明分數每周更新一次,排名越靠前,代表基金會透明度越高。中基透明指數由基金會中心網、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中國NPO自律行動委員會、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論壇和眾多基金會組織參與研發?!八鼧酥局覈婊饡谥贫ㄉ鐣芾順藴史矫孢~出了重大一步?!北本煼洞髮W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據介紹,這個指數具有公開性、科學性、民間性、國際性,將推動我國公益基金會行業提升信息化水平。
中基透明指數一方面樹立行業可量化的透明度標準,另一方面分享實踐經驗和互聯網工具,實現基金會透明度的提升和基金會管理能力的跨越式發展。這個指數將幫助基金會根據標準增強自身透明度,并了解自己的信息公開程度在行業內的位置。對于公眾而言,可以以透明指數作為捐贈參考,從而促進慈善行業增強透明度和公信力。 1、公募基金會亟需轉型
公募基金會擁有著公募權這一優勢資源,很多老牌公募基金會規模擴大迅速。然而,“如何把錢花好”成為這些基金會當前面臨的最大難題,這促使他們思考基金會的未來定位。有些則開始了由運作型向資助型基金會過渡的轉型嘗試;也有基金會開始創造平臺,將公募權分享給草根公益組織。
事實上,自2010年開始,一些全國大型公募基金會就紛紛宣布,將從操作型基金會轉向資助型基金會,即基金會由籌資后自己做項目,轉變為培育和資助草根公益組織。
越來越多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試圖從操作性基金會轉型資助型基金會,然而捐贈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態度以及草根公益組織專業性不高、執行項目效果難以預估的現狀,使得公募基金會轉型步履維艱。
2、非公募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的挑戰
對于大多數非公募基金會來說,其自身的可持續性的資金來源問題也開始引起重視。按《基金會管理條例》的要求,基金會每年支出資金不是來源于投資回報,而是來源于企業和個人的捐贈。因此如何保證基金會自身的良性發展已經是個問題。
如何獲得持續性的基金來源,采取多樣的基金增值方式,獲得安全的高收益,已經成為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過程中無法繞過的課題。事實上,在一些基金會發展發達的國家,捐助基金會不是單純的捐助,而是一種“投資”。非公募基金會應該利用自身的創始基金進行運作投資,產生效益,從而使基金會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可持續地發展。

公益信托在我國的發展狀況及問題是什么
近年來我國公益信托逐步發展。2001年頒布并實施的《信托法》明確表明國家鼓勵發展信托,在《信托公司管理辦法中》也明確過的了信托公司可以根據法律法規開展公益信托活動,從而為信托公司開辦信托業務提供了法律基礎。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下,不少信托公司積極探索運用公益信托制度為災區貢獻一份力量。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我國社會慈善捐贈總額達700億元,彩票發行籌集的公益金達489億元,兩項相加,2010年捐贈款物與彩票公益金合計為1189億元,這已初具規模。但是,對籌集到的公益資金的管理,較少采用公益信托制度,目前已成功發行的公益信托項目屈指可數,而得到公益信托審批及設置監察人的信托計劃更是鳳毛麟角。
公益信托具有基金會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什么在我國的發展卻是如此滯緩呢?歸根結底,有以下原因使公益信托的發展遇到了困境:
?。ㄒ唬┪覈嫘磐衅鸩酵?,社會認可度低
較于西方發達國家,我國公益信托起步較晚,并且公益信托屬于“舶來品”,社會民眾對公益信托不甚了解,公益信托計劃也未有普遍的宣傳和推廣,因此尚需要一段時間讓社會認可它。
?。ǘ┪覈嫘磐械牧⒎ㄖ贫却嬖谌毕?br>
1、公益信托的設立。
第一,公益信托的設立需要“有關公益事業管理機構批準”的規定,容易造成行政審批效率的低下。我國《信托法》并未明確規定公益事業管理機構的范圍,當某個公益信托涉及多個信托目的時,必須經過多個主管機關的許可方可設立;若涉及的公共利益范圍相當廣泛難以區分時,各個主管機關的審批界限無法明確劃清,可能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給公益信托的設立申請設置了很大的障礙。第二,信托法配套實施細則的缺失,沒有對由誰提出申請、具體的審批程序、應提交的文件、審批標準、審批的時間限制等進行明文規定,令行政主管部門在審批時無據可依,自由量裁權被無限放大。
2、公益信托監察人的規定不明確
公益信托監察人代表公益信托不特定的受益人監督公益信托項目運行,保證有效實現公益信托目的。但是如何選用合適的監察人,督促信托監察人勤勉盡職,對信托監察人不履行職責或者不當履行職責時應承擔的責任和救濟途徑未進行明確規定。如何建立一套體系完備的監督體制,如進一步明確信托監察人對相關報告不予認可時的法律后果,包括對公益信托的法律后果、對受托人的法律后果,訴訟費用和訴訟結果的承擔等都有待進一步明文規定。3、公益信托相關稅制缺位。
公益信托的設立是為了實現公益目的,是對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輔助,政府應鼓勵其發展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但國家相關的鼓勵措施尤其是稅收優惠措施并未出臺,影響了委托人設立公益信托的積極性;信托稅制中重復征稅的問題使得公益信托活動的實際稅負相對較重,高額稅負顯然也是制約我國公益信托發展的重大不利因素。
?。ㄈ┕嫘磐忻媾R著大量具有社會公益職能的半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的業務競爭。
我國的慈善事業發展經歷了由政府主導到民間逐步參與的一個過程。自建國以來設立了很多帶有濃重官方色彩的慈善機構,它們肩負著向社會和政府募集資金,幫助特定弱勢群體的任務。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這一類型的機構無論是在公眾認可度、人際資源還是媒體宣傳等方面都掌握著絕對的優勢,初出茅廬的公益信托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更別說取而代之。
分析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如何從根本上避免信任危機
1 、要想從根本上避免青基會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自身管理,尤其是財務方面的管理。青基會掌握著大量的社會捐贈資金,如何使用好這些錢,讓其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這是青基會管理人員的根本職責所在。應該讓青基會的財務公開,且管理成本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使其有一個合理的約束機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 第二,加強監督,這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外部監督,如引入社會上的會計師事物所,定期對青基會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二是內部監督,我認為青基會可以成立一個內部的監事機構,成員應該包括社會捐贈人,或者是他們的代表人員。因為捐贈人知道該怎么利用好他們捐贈的資金。 第三
如何寫一篇關于中國基金業現狀的論文
基金在中國發展時間才十多個年頭,現在也出現不少問題,如基金經理人才流失嚴重問題;基金公司制度問題:目前國內的基金公司都是契約型,還沒有公司型基金,怎么向這個方向探索也是一個新命題;基金類型越來越多樣化,怎樣客觀地對基金進行業績評價,國內剛出臺基金評價的試行辦法??梢詮钠渲刑暨x自己感興趣的命題。另外可以到騰訊、金融界一些網站的基金頻道多看一下基金行業方面的新聞,了解基金行業的現狀和問題。